0755-8887080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纱线资讯

服装产业告别制造向服务转变

2015-12-17 11:35

倒闭、兼并是2015年服装产业的“代名词”,梳理2015年服装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国内服装品牌的收购整合动作频频,而产业上游服装厂破产倒闭的消息则层出不穷,引起了广泛讨论。

其实,不论是上游的破产倒闭,还是下游的投资兼并,都反映出服装行业整体低迷,行业亟待转型升级。

而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调整期,一度严重依赖制造的服装产业开始重视服装的其他意义,意识到服装产业既是服务业,又是时尚产业,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产业。

倒闭兼并成主流

近日,GXG被LV产业基金收购的消息传出。该消息称,LVMH集团旗下私募股权基金LCapitalAsia正在寻找1.3亿美元贷款,而这笔资金将很可能主要用于收购GXG品牌70%的股权。不过GXG品牌的中国运营方宁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公关企划部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该消息不属实,公司近期没有投融资相关意向。

尽管GXG将被收购的消息已被官方否认,但今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内外部之间的投融资确实十分频繁。服装行业内部大量资本涌动,无论是注资跨境通、明星衣橱、吉姆兄弟等服装相关企业,还是投资收购茵曼、七格格等电商品牌,亦或是收购外国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借助资本,众多服装企业正试图重塑行业格局。

资本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轮兼并潮,纺织服装行业开始“产融结合”(即产业与金融相结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对此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业拥抱资本市场正当时。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上市规模较小,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且正在从过去生产制造向重视终端产品或品牌的企业转变,品牌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直接体现。

但在产业上游,众多中小服装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了整个服装产业值得关注的焦点。曾经“中国制造”蜚声海外,中国也跻身世界制造大国,而如今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推进,此前作为中国制造典型代表的纺织服装行业迎来一系列变化,众多企业破产倒闭。

在今年破产倒闭的纺织服装企业名单上,庄吉、红剑集团、五洋印染、山东兰雁集团、华东纺织大厂宝利嘉、李宁与特步的核心供应商雅纶制衣等,曾在行业内颇具盛名的企业赫然在列,中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中国服装协会在走访时曾发现,受国内外零售环境恶劣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萎缩的现象比较明显,出现了关停或者断档生产等现象。“因为它们抗风险的能力低,对订单的依存度高,再加上生产成本的提升,服装行业不景气对它们的影响比较大。”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杨金纯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一些见证众多服装企业陷入关闭潮的人士更有发言权。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他曾经目睹一个乡镇服装厂老板,因发不出工资,跑了四五家店面只为借几百块钱。看到这种场景,他感慨道:“生意凋敝,厂里看不见工人,大家都往外走了。”

一位郑州女装打版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过去行业好的时候,郑州最大服装加工村的服装厂都是昼夜不停地加工生产,但现在一到晚上,街上就人头攒动。

作为服装行业内的一员,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友斌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接触到的行业内人士都感觉形势不是很好,未来不明朗。”

正如上述人士所描述,来自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9月,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户数上升6.6%。从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可以看出,大量企业正在艰难求生。

在中小企业或破产倒闭,或断档生产的背后,反映出我国服装行业的不景气。上述打版师就感叹道:“谁也没有办法,离过年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生意能否好起来真是个未知数。”

虽然今年以来我国到底有多少家中小服装企业破产倒闭或断档生产无法计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同服装品牌的兼并收购一样,受到服装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很多服装企业面临破产倒闭。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一般在行业低迷时期、市场环境发展发生巨变的阶段,倒闭和兼并会同时出现。

产能和品牌都过剩

无论是众多品牌被兼并收购,还是众多服装厂破产倒闭,大多业内人士均表示实属正常。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在倒闭、兼并的背后,是我国服装行业自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实力较弱的企业发展受阻,生存空间较小,而实力较强的企业虽然主营业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因现金流较为充足,其可以通过低价兼并一些企业,实现产业链优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杨金纯补充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截至今年10月,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企业存货总金额达到了203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22.7亿元增长5.76%。

苏州精衣舍服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坤对此表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开店建厂、快速发展,到现在的关店闭厂,我国的服装产业走到这一步是必然的,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转。随着越来越多参与者的进驻,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服装行业库存开始越来越多,造成产业过剩。

“我国经济放缓,消费者购买需求降低,也让市场出现产能过剩。”朱庆骅补充道。

产能过剩导致服装厂出现倒闭潮,而品牌过剩则带来了行业内企业的一系列兼并收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服装发展至今,市场上品牌众多。如果不在服装行业内,多数人能数出来的服装品牌十分有限,大量的品牌根本没有听说过。哪怕身处服装行业,也对很多品牌不大了解,不知道这是哪家公司的品牌、何时又出现一个新品牌,甚至有时候都叫不出品牌名字。

“有的公司拥有七八个品牌,全中国大概有1万多个服装品牌,加起来就快等于全世界的总和,现在中国的服装品牌是过剩的。”他说。

在整体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众多品牌之间开始了优胜劣汰。杨金纯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现在品牌之间兼并收购比较多,近阶段服装产业也前所未有地与资本进行对接。”

服装产业现新元素

纵观产业链上下游,在“倒闭潮”、兼并等声音不绝于耳的同时,还有一些数据值得注意。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在企业亏损数量增长的同时,规模以上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业绩却在好转:今年1至9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58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4.7%,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如果把这一组数据与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对比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产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

杨金纯在接收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破产倒闭很正常,企业的倒闭破产符合市场规律,也是市场集中度提升的一种方式,包括行业整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竞争中有些企业被淘汰,有些企业则变得更强大。而未来,行业内的兼并收购或许还将持续数年的时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朱庆骅分析称,主要是因为竞争力较强的服装品牌抗风险力更强,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其受到的冲击比实力较弱的服装品牌小,这为实力较强的服装品牌逆市扩张提供了条件。

服装行业集中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晰,在未来几年企业应该朝什么方向集中发展?据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妤分析,近年来,消费趋势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居民收入预期下调,同时在电商渠道和国外品牌进驻的冲击下,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扩大,消费行为日趋理性,更加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二是随着主体的演变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差异化,偏好能够彰显自身个性的产品。

具有性价比的大众品牌,以及个性化品牌,其实已经成为了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陈坤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有两种品牌死不掉,一种是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品牌、个性化品牌,另一个则是追求性价比的品牌。

以上两个发展方向无一不以树立品牌为前提,杨金纯表示,近几年服装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认识到,现在的服装产业不像过去的传统制造业,而是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比如时尚、文化、品牌价值等。

正如杨金纯所说,中国之前的服装产业更偏重于服装制造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服装只要制造出来就可以直接推向市场,但现在,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服装产业已经向服装服务业、时尚产业等方向转变,一件一件服装背后所囊括的服务理念、品牌等开始成为重点。

不光是在品牌塑造上,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服装制造也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变革。杨金纯认为,在一般人看来,服装产业好像与技术不搭,但是实际上,服装产业近几年正在与信息化、网络化相融合,孕育出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比如3D打印、智能穿戴,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智能制造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包括新开工项目在内,纺织服装产业实际完成的投资同比增长20%。在他看来,这一方面显示出社会对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另外一方面,这些投资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技术改造,服装产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就是单纯的生产制造,而是有很多的新技术、新模式。

据杨金纯介绍,中国服装协会近期也在做一个这方面的计划,后期也希望与多方合作,促进智能制造在服装产业的应用和推广。

免费索取样品

姓名
电话
公司
提 交

0755-88870808